本文檔包括以下五部作品 李太白文集 李翰林全集 465M 此《李翰林全集》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文集。全书共四十二卷,前三十六卷为诗歌,编次以诗体划分为:赋、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杂体、联句、补遗,后为各体文章,分为:书、序、记、颂、赞、铭、碑、文。此为明万历四十年刘世教编校刊本。 此集由刘世教与姚孟承、刘鉴参订而成。编次以古近诗体划分,各卷目录连续正文。前三十六卷为诗歌,余下为各体文章。从目录上可以看出,刘世教将李白诗文编目打乱,依据体类标准重新划分,使得李白诗文全集由过去的二十五卷本、三十卷本上升到四十二卷本,是李诗卷数最多的一部。他的这种分类,虽然在诗文数目总量上没有得到增补,但对李白诗文的分体分类进行了细化,有利于李诗的流传。又从刘世教《凡例》中可知,这个《李翰林全集》四十二卷本在校勘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而且在很多诗篇的末尾还附有校语,标明异文,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清人王琦在《李太白集辑注跋》中评论说:“有全去其注,且分析其体为五七言律绝句者为刘世教本。刘书虽缺训诂,然校订同异,改正讹舛,殊见苦心。” 大致目录 校刻李翰林分体全集序(王穉登撰)、李翰林诗序(李阳冰撰)、别集序(乐史撰)、后序(宋敏求撰)、后序(曾巩撰)、毛渐题跋、旧唐书列传、新唐书列传、翰林墓志铭(李华撰)、碣记(刘全撰)、碑阴记(苏轼撰)、李翰林年谱(薛仲邕撰) 目录四卷 卷一:赋 李太白文集 694M 此《李太白文集》全书共三十卷,内收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歌、古赋、表书、序、赞、颂铭、碑文等。据书前题语,清代翰林院庶吉士缪曰芑得昆山徐氏所藏临川晏氏宋本重加校正,刻于家塾,以广其传。此本为清康熙五十六年吴门缪日芑双泉草堂仿宋元丰三年临川晏氏刊本。 李白集的第一个刻本是宋元丰三年(1080 年)由苏州太守晏知止所刊,世称苏本。苏本是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宋敏求(1019−1079 年)据王溥家藏李白诗集、唐代魏万所编《李翰林集》二卷等编辑而成,共计三十卷。曾巩(1019−1083 年)又据其类目,详加考订,重加编次。苏本现已无存,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北宋时翻刻苏本的蜀本。第三个刻本由缪曰芑印制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他得昆山徐氏所藏蜀本,校正刊行,世称缪本。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另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204M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南宋时曾有杨齐贤注释本,可惜早已亡佚不传。所幸杨齐贤的注释,大多都被元人萧士赟保留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一书中。此本为元至大三年(1310年)建安余志安勤有书堂刻本。文内还附有:明安正书堂刊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此元刊本共25卷(缺卷13-20),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此书现存两种元代建安余氏刻本,其一是元至大三年(1310年)建安余志安勤有书堂刻本,其二是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 李白的诗集,在宋代已有刻本传世。现在尚存的宋版李集,都是不带注释的本子。元代建安余氏刻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是现存最早的李白诗集注释本,也是我们研究与整理李白诗歌所依据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上阳台帖 李白書法真跡 此《上阳台帖》为唐代诗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共二十五字(释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诗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又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仰慕之情。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这是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 。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建国后献给国家。1958年此帖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 创作缘由:李白于开元十二年(724年)出蜀游三峡,至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得到司马承祯赞赏。后唐玄宗命司马承祯王屋山建立道观,并题写匾额。而司马承祯不仅道术精深,而且诗、书、画皆有极高造诣,擅长山水画。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观,并来此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不见其人,惟睹其画,故有感而书《上阳台帖》。
李白存世唯一真跡 宋徽宗赵佶跋文: 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引首为乾隆题:青蓮逸翰,纸本,纵28.5X横38.1厘米,JPG图片尺寸:25233×2812像素 元代张晏跋曰:“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元代书法家欧阳玄观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不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乞巧图卷 乞巧节(七夕)是中国的岁时风俗,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针线等,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此《乞巧图》卷题作明代仇英绘。全幅以白描为主,描绘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此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拖尾为王逢年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画卷描绘烛火通明的庭院中,宫女们忙着准备茶点花果。屏风前的嫔妃,写字、看书或聊天,还有棋盘可供消遣。接着是宫女簇拥著嫔妃,三五成群,搬桌携物,缓缓前行,再经过一群刚刚赏鉴过青铜陶瓷等古玩的妃子,才看到宫人们开始穿针乞巧与祭拜活动,供桌上有泥偶「磨喝乐」用来供奉神灵,藉以乞巧与求得多子。全画充满华丽繁复的细节,令人眼花缭乱,借由描写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画家带领观者一窥宫中女子的风雅生活。 拖尾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王逢年书) 纸本水墨,尺寸:27.9X388.3厘米,JPG图片尺寸:46810X2011像素 七夕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最重要的习俗是妇女的乞巧活动。到七夕晚上,妇女用彩线穿七孔针,在庭院中设香案供桌,摆上瓜果、鲜花、酒、针线等,向织女乞巧,在宋代还会摆上一种手捏的小泥人儿「磨喝乐」作为供奉神灵。这幅画的便是妇女乞巧的活动,有穿针、祭拜的情景。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Ey_4T33iBIWgIAYnpej1Q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